多肉植物蚧壳虫的前世今生,恨它就更要了解它 - 病虫防冶 多肉大
admin/2016-08-02/ 分类:病虫防冶/阅读:
在这篇文章中,你可能会看到一些让你不太舒服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因为这一篇的主人公是危害肉肉的第一大害虫:介壳虫。曾经有一位女花友对我说:我讨厌杰克。我回答她:那就把自己想象成 Rose 吧。爱它要了解它,恨它就更要了解它。 大部分人都没有兴趣去了解 ...
大部分人都没有兴趣去了解一种虫子的习性,尤其是看起来恶心的虫子。所以,当我们发现什么东西里有虫子的时候,往往会惊讶的说:呀,XXX生虫子了!!就好像虫子并不需要经历一个孵化生长的过程,直接凭空生出来就好了。
我们对于蚧壳虫往往也是同样的感觉:为什么一夜之间突然出现了这么多蚧壳虫?昨天还没有呢,怎么突然就冒出来了?而且,蚧壳虫不会跑不会飞不会跳,是怎么跑到叶子上的?现象确实如此,正因为蚧壳虫常常会一夜之间突然大量出现,我们才称之为蚧壳虫大爆发。
肉肉上最常见的蚧壳虫是根粉蚧。根粉蚧是大部分都是全白的,少数根粉蚧身上会带有深色的斑点(下图)。
它们成群的聚集在叶片背面、叶片与茎干的交界处、枯叶底下或者干脆藏在土壤里吸食肉肉的根。
看起来有点儿恶心是吗?如果我告诉你,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在大量饲养蚧壳虫,也许可以让你对蚧壳虫的恶感减轻一些。不过,那些被饲养的蚧壳虫并非肉肉里常见的根粉蚧,而是分类在蚧总科白蜡蚧属的白蜡虫。根粉蚧也能分泌厚厚的蜡质介壳,不过比起白蜡虫分泌蜡质的能力,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据说在十五世纪的时候,有个叫做特里高特的英国传教士,在中国东南沿海传教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农民在大量饲养一种叫做白蜡虫的蚧壳虫。看着满树密密麻麻的白蜡虫,特里高特非常吃惊,于是写文章记述下来。特里高特记录中国人饲养白蜡虫的文章传回英国后,引来了很多欧洲学者来中国考察,并把白蜡虫的标本送回欧洲研究。
白蜡虫的标本被带回欧洲后,最初被归类为蚧壳虫的一个新品种,并用白蜡虫的中文拼音为白蜡虫起了拉丁学名pela。后来,鉴于白蜡虫非常特殊的分泌蜡质的能力,又专门为白蜡虫设置了独立蜡蚧科。人类从来都是从有没有用的角度来定义物种的。蜡蚧科里有800多个品种的蚧壳虫,除了白蜡虫以外,其他品种都被人类定位为重要农业害虫,原因仅仅是它们产蜡的能力不如白蜡虫而已。
对于根粉蚧的习性,并没有特别详实的研究报告,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只关心如何杀死它们。但是,在尽可能不使用农药的家庭环境里,了解根粉蚧的习性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幸好我们饲养根粉蚧的近亲白蜡虫已经有几千年了,根据已经了如指掌的白蜡虫的生活习性,我们可以找到对付根粉蚧的好办法。
藏在土壤里的根粉蚧是肉肉的最大敌人。因为几只根粉蚧往往不会对一株肉肉造成什么影响,所以从肉肉的状态上,我们根本无法分辨出肉肉的根部是否藏有根粉蚧。当我们看出肉肉发生萎蔫的时候,肉肉根部的根粉蚧往往已经爆发了。对付藏在土壤里的根粉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浇透水的方式将根粉蚧从土壤里赶出来。
根粉蚧看起来长得古里古怪,像是外星生物,但是它们其实也是很普通的昆虫。昆虫都是需要呼吸氧气的,如果我们每次都把土壤浇透,坚持不爬出土壤的根粉蚧就会被水淹死。生石花很容易长根粉蚧,是因为生石花需要的水量比较少,土壤常常处于比较干燥的状况,比较利于根粉蚧的生存。
一些花友说夏季特别爱长根粉蚧,她的肉肉挖出来后每盆都有根粉蚧。我就问她说,你是不是夏天都不敢浇水,就是浇水也只在盆边浇一点儿?她很惊讶的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是根粉蚧告诉我的呀,你如果是特别爱浇水的人,而且能把水浇透,根粉蚧早就被你赶到土壤外面来了。
由于肉肉的根部经常与潮湿的土壤和大量真菌打交道,一旦被蚧壳虫寄生,就有可能从蚧壳虫刺破的伤口处发生真菌感染,发生黑腐。所以,良好的浇水习惯就成了防治根粉蚧的重要诀窍。不让根粉蚧藏在土壤里,就不会出现敌暗我明的局面了。蚧壳虫在土壤以外的地方活动,是不会置肉肉于死地的。
蚧壳虫只要爬出土表,就可以被观察到。少量的蚧壳虫不需要用药,只需要用牙签一戳就可以杀死它们。但是要注意的是,戳死的蚧壳虫要尽可能的清理掉,因为有些大个头的蚧壳虫身上已经带有虫卵了,虽然被牙签戳死,身上的虫卵还是有可能孵化出来,造成虫害。
我们平常在肉肉上看到的蚧壳虫都是雌虫。雄性蚧壳虫有着与雌虫完全不同的外观:那些雄虫看起来会更接近我们熟悉的昆虫,有腿有翅膀,会飞。可惜蚧壳虫的雄虫都是没有嘴的,所以他们的生命也非常短暂,这也是我们很少看到雄虫的原因。而雌虫的特点则是翅膀退化,而且腿脚不太好使。所以,蚧壳虫一旦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吸食汁液,就终身不会再换地方了。
等到蚧壳虫产卵的时候,她们会用蜡质的白丝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一个虫茧,虫茧厘米则是死去的雌虫和一大堆卵。如果我们在肉肉上看到一团白丝,那就是蚧壳虫的虫茧。密实的蜡质白丝为虫卵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这时候即使是使用农药,也是拿里面的虫卵毫无办法的。
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虫茧摘除掉。用牙签或者镊子可以很容易将虫茧从肉肉上摘掉,然后物理方法摧毁它们就可以了。
有些花友喜欢给肉肉洗根,认为洗根就可以有效的去除虫卵。其实,蚧壳虫的虫茧是非常明显的东西,只需一眼就可以看出一棵肉肉是否有爆发蚧壳虫的隐患,并不需要通过仔细洗根来消除心中的顾虑。
我曾经用各种办法试图消除蚧壳虫,但是始终没有做到。我使用自己的配方土,用微波炉处理可回收的土壤,外来的肉肉会仔细清理根部,一旦发现蚧壳虫还会立即换土……但是,每年都会或多或少的闹一闹蚧壳虫害,一直无法根除。这只能说明一点,就是蚧壳虫虫卵是极端坚强的。即使微波炉这种对有生命物体有着无限强度杀伤力的微波炉,由于微波穿透能力有限,如果时间较短,或者花盆太大,也无法杀死花盆中的全部虫卵。这些幸存的虫卵可能不多,但数量不多恰好是它们的优势。它们可以悄悄的孵化出来,四处乱爬寻找可以吃的东西。幼虫阶段的蚧壳虫有着相当不错的运动能力,它们就是在幼虫时期四处爬动,形成传染性。
如果孵化它们的虫茧是在肉肉的根部,孵化的幼虫就会就近吸食肉肉根部的汁液。如果孵化她们的虫茧在肉肉的茎叶上,幼虫们就会四散爬动寻找合适的取食地点。所以说,及时发现蚧壳虫,并在她们产卵之前或者虫卵孵化之前清除掉她们,肉肉就不会很危险。
由于对蚧壳虫的恐惧,很多花友会比较倾向于大量用药来预防蚧壳虫,一旦遇到蚧壳虫,就挖肉、洗根、泡多菌灵、丢弃土壤。这些雷厉风行的做法不是不行,但是大规模清剿的结果是杀了虫子也伤了肉,常常弄个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蚧壳虫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们会通过分泌蜡质的方法生成一个蜡质的外壳。根粉蚧没有硬壳,但分泌的蜡质足以抵御大部分的农药,同时也能抵御一下强烈的阳光(那些白霜系的肉肉们也是依靠蜡质的白霜来抵御烈日的)。所以,那些广谱的杀虫药(比如护花神)灭杀效果最差的就是蚧壳虫了。只有那些能够溶解蜡质的药物,比如蚧必杀,才能通过喷洒来杀死蚧壳虫。不过,能够溶解蜡质的药物也有个问题,就是会把肉肉身上的蜡质层也一并溶掉,浓度过高的杀蚧类药物很容易给肉肉造成药害,而浓度太低杀虫效果又不好。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能够买到的杀虫药,大多不是用于家庭环境的。农民喷洒农药,是穿防护服、戴口罩,还要用喷洒器把农药喷得远远的。试问在家庭环境里使用农药又怎么能够保证安全呢?
所以对于蚧壳虫,我并不主张喷药预防,二来农药造成的污染会比较严重。我推荐的用药方式,是用内吸类药物进行灌根。什么是内吸类药物呢?就是说把稀释后的药物当作水浇到土壤里,然后让肉肉吸收掉。当刺吸式的害虫吸食肉肉汁液的时候,就会吸入药物中毒而死了。用灌根而不是喷洒的方式来用药,就让飞散在空气中的药物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了对家庭环境的污染。如果能用尖嘴水壶将药液轻轻注入土壤,就能把农药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
喷洒药物时不仅仅造成污染,如果没有喷到的死角部位藏着害虫,害虫就会存活下来。而灌根的方式则会毒死所有吸食汁液的蚧壳虫,无论它们隐藏在多么隐蔽的地方都没问题。
灌根杀虫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用极低浓度的药物。这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用手接触都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误食就会中毒。灌根比喷洒有效的地方就是可以让药物从蚧壳虫的肚子里开始起作用。一般来说,只要是内吸型的农药,按照农药说明书上的最低浓度配制药物,然后再稀释1倍使用,就足以杀死蚧壳虫了。
一滴水的体积大约是0.05毫升。如果用1升容量的瓶子配制灌根用的杀虫剂,一般来说加1-2滴国光蚧必治就足够用的了。我们的目的是控制住蚧壳虫的数量,让它们不会爆发式增长。即使我们提高农药的浓度也未必能把它们赶尽杀绝,相反还会培育出有抗药性的超级虫子,那反而就麻烦了。
至于挖肉、洗根、泡多菌灵甚至丢弃土壤的做法,我也是不赞成的。如果肉肉的状态尚好,只是发现了蚧壳虫,是完全没必要把肉肉挖出来的。蚧壳虫与肉肉的关系,就好比虱子与胖子的关系一样。只要蚧壳虫的数量不多,肉肉是不太在乎它们的。而且健康的肉肉会分泌一种能让蚧壳虫害怕的物质,这种物质甚至可以让蚧壳虫停止吸食汁液而饿死。
每一株用来养殖白蜡虫的白蜡树,都要承受数万只甚至数十万只白蜡虫的吸食和叮咬,但由于养护得当,并没有因为白蜡虫的寄生而死亡。你只要想想那些白蜡树和白蜡虫就不必对蚧壳虫心怀恐惧了。
我们总结一下:
1、夏季别断水,用浇水的方式把藏匿在土壤中的根粉蚧赶出来,避免根部被叮咬而引发的黑腐。
2、注意观察隐藏在叶片底部的成虫和虫茧,一旦发现,立即清除干净。
3、一旦发现蚧壳虫,就尽早用灌根而不是喷洒的方法杀灭它们。
4、只要肉肉还健康,就尽量不要挖出来,一只虱子杀不死一个胖子。
最后补充一句。很多文章会写蚧壳虫几月产卵几月孵化之类的事情,那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的规律。在家庭环境下,只要温度合适,虫卵就会孵化。蚧壳虫的卵在25℃以上的温度就会出现大规模孵化的情况。所以,家里出现过少量蚧壳虫的花友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温度点。一旦温度接近临近温度,就应该注意观察,也可以提前灌根防治一次,便可安然无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怎么才能杀死蚧壳虫以及杀死介壳虫的一些技巧
病虫防冶/阅读:1304 -
多肉屋的不速之客,“幕后黑手”最终难逃法网
病虫防冶/阅读:128 -
多肉植物的各种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防冶/阅读:247 -
庄周的美梦,肉肉的噩梦——你不得不知的蝴蝶
病虫防冶/阅读:100 -
多肉植物杀菌剂的选择 多菌灵使用介绍
病虫防冶/阅读:168 -
太实用啦!网友自制消灭蚧壳虫的几种小妙招
病虫防冶/阅读:2775
热门文章
HOT NEWS